----读《火种》有感
外国语学院18级英语一班 赵蕊蕊
世上有两种人。一种是生来就对一切都不起劲的人,他们活着就是为过日子,至于为什么要过日子,他们是不去理解,不去追究的。另一种人是对一些事情很认真,很希望自己的生命不要浪费的人。然而,他们之中却只有一部分人能够认真地去完成自己,而另一部分人却始终拿不出力量来。
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呢?原因在哪里?
我发现,有些人比较坚强。他们自己很容易地把自己燃烧起来,发出光和热。而另一些人却不然,他们自己是燃料,有发出光和热的可能性,但是,他们自己不是火种。他们只是木柴或煤块,需要有火柴或打火机把他们点燃,然后,他们才可以生热发光,而燃烧,而产生力量。
绝大多数的人都需要火种,去把自己引燃,而自己缺少使自己燃烧的力量。于是,这“火种”就成为一些人成功的必须条件。找得到火种,他才可以燃烧;找不到火种,他就永远只是一堆冷硬的木柴或煤块。所幸,这“火种”并不难得。它们可能是一部名人传记,一本有启发性的书,一部电影里的故事,一个好朋友的几句话,一位好老师的指引,一次愉快的旅行,一段神圣纯洁的恋爱,或一些意外的刺激。这些,都可能在适当的时机,引发一个人对学问或事业的热情与冲力,使他由静态的等待,变为动态的钻研与追求;给他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,使他多年的准备,一夕之间,完全成为事实。这“火种”可能自动的来,但多数时间,需要我们自己去找。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可以的机会,这是走上成功之路的一大要诀。
读了刘统的这篇《火种》后,我想这个火种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火种,而是一种力量,一个契机,是一些人成功的必需条件,想引发自己潜力,就得找得到火种,方可以燃烧;找不到火种,就永远只是一堆冷硬的木柴或煤块儿。
后来,我又在想,其实“火种”有大大小小的很多种,大的可能会激发你最后的成功;那么小的,我们都有遇见,通过我们的思考,找到了解决难题的方法;通过学习与交流,提升了我们对某个领域的见解;通过对别人的学习,更加完善了自我。所有这些都是因为我们找到了小的火种,所以我们更应该坚信,小的火种不断的累积最终会变成大的火种;小的进步与成功不断的继续,最终也会变成大的收获。
今日之中国,已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,对于民族复兴的目标,国人信心坚定。而在向此目标迈进的进程中,闪耀的是中国共产党播下的火种,回荡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铿锵足音。阅读《火种》,让我们更深切地认识到这一点。诗史一体、文史交融,本也是中国史家的传统。《火种》让我们看到这一传统在新的历史内容上的展现。遗憾的是,本书目前只到1930年代,我们期待着“续集”的诞生。
【二等奖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