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白鹿原》——一段民族的秘史
图书馆办公室 彭玉华
如果“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”,那《白鹿原》就是中华民族的某段秘史的再现。从卷首引用巴尔扎克这句话来看,作者最原始的写作初衷,已显露一二。 《白鹿原》的故事惊心动魄,场景宏大,气度恢宏,跨越中国近代史,以关中大地普通人的生活为主线,刻画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中国人。
小说集中围绕白、鹿两家及长工鹿三家的几个人物展开叙事。经典的小说之所以被追捧不衰,与故事的戏剧性和人物的不可复制性有关,《白鹿原》也是如此。从清末的封建帝制到解放初期的政治斗争,时间跨度约半个世纪。在这段局势动荡的历史中,白鹿村百姓的命运如洪流中的落叶,他们所能做的或许只有随波逐流,有的因势利导还能有个不错的结果,但身心俱已伤痕累累。
白嘉轩是书中的主线。这个从不打骂长工、克扣工钱,永远镇定自若,为富思仁重义的族长,是一个非常称职、富于威望的族长。他恪守古训、深孚众望,善于决断、敢于担当,不计前嫌、以德报怨。他对事有先见之明,不愿牵扯政治,在解放前辞掉长工自耕自食,日后幸免于被划成地主。与之相比,鹿子霖显得像个投机分子。白孝文也与他有点相像,一会儿是族长继承人,一会成了败家子,然后又绝处逢生加入保安团,最后起义成功升任县长。鹿三的儿子黑娃可以说是书中最具戏剧性的人物,个性鲜明,经历曲折。从农协到从军再落草成匪,从归顺为保安团到成为朱先生关门弟子,从起义成功到被革命所杀,他的故事基本上涵盖了小说的主要情节。田小娥是唯一站在女性立场与男权对立斗争的重量级人物。她的存在,让捆绑在男权主义身上的仁义思想陷入尴尬的境地。
同时,《白鹿原》的语言也非常生动和乡土化。它所刻画的人物形象涵盖了各个阶层,各色人等,有正直有阴险,有善良有懦弱。而且每个人物身上都体现了复杂的人性,更珍贵的是,它体现出农耕社会中国人的精神,中国人保守压抑的道德感,因袭而来的独特伦理观,善恶有报的宿命与救赎论。
《白鹿原》讲述的是历史,它刻画的不是白鹿两家三代人的家族兴衰,更不是个人的沉浮荣辱,它承载的是中华民族历史的缩影。对于白鹿原而言,它记载的是制度史,记载着在现代文明冲击和政治动乱下乡村治理制度的变迁与停滞。我们可以看到在那个有地主乡绅也有土匪恶霸的时代,宗族如何为乡村提供安全、秩序以及公共财富,可以看到在没有谈判的情况下,共同的信念和意识形态如何造就了一个共同的契约,可以看到这个契约是如何的有效率和无效率,而运用宗法家规维护这个契约又是何等的必要和不必要。最重要的是,我们可以看到制度变迁与停滞背后的人性根源,看到人心底里最隐秘最根本的渴求,正是这些细小直白又难以言明的心态,造就了一个乡村乃至一个文明的命运。可以说,白鹿原是东方的“公共事务治理之道”,是东方的“经济史和政治史的结构与变迁”。
【三等奖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