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史崇德悟真谛,党员常修“争让”观
作者:时间:2021-05-27点击数:
2021年5月26日上午,后勤基建处党支部全体党员、入党积极分子赴长沙县许光达故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第三个专题“学史崇德”学习教育;支部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,不断深化和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效。参观考察完许光达大将的故居及陈列馆后,处长、支部书记李小林在会客厅主讲了党课。
李小林书记在党课教育上强调,通过参观许光达故居,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学史崇德的深刻含义的理解。感悟许光达“三让”的精神本质,它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政治本色,值得我们永远传承。许光达的“让”是彻底的,是不含任何杂质的。他之所以“让”,不仅仅是因为感恩之心使然,还有榜样力量的激励、大局情怀的驱动,更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的情怀。
许光达除了“三让”,还有“三争”: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争着干革命、抗日战争爆发后争着回国抗日、在延安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风生水起时争着上前线。许光达的“争”同样是纯粹的,是没有夹杂任何个人私利的。无论“让”还是“争”,这背后的实质就是如何对待名利,如何对待党和人民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:“要增强信仰力量和道德力量,正确对待权力,正确对待名利,正确对待群众,做到坚定清醒有为、为民务实清廉。” 身处百年未有的大变局的我们,一定会碰到许许多多的“让”和“争”。当我们面对权力和名利,或者面临急难险重的时候,是“让”还是“争”,我们都应该做好准备。
李小林指出:党员干部时刻面临着权钱名利的考验,同时也有个人进退留守的抉择。共产党人争的是责任担当,让的是个人荣辱,在这一争一让中,境界、格局、风度立显,党性修养和价值追求立现。争,应当争当其时。在坚定政治信仰、深入推进改革、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要争,要在学思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争先争前,在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时不甘人后,面对杂音、噪音特别是错误言论时要敢于发声、开展斗争。国家有使命召唤、组织有急难任务、人民有迫切需要时要争,要毫不犹豫、争当先锋。在日常工作履职中、应对困难挑战中以及服务人民群众中要争,创先争优、争创佳绩。让,应当让得其所。在个人得失、荣誉利益面前应当看淡一点,在评先评优时要多看到他人的长处,审视自己的不足,要有把鲜花掌声让给他人的胸怀。在面对岗位进退留守时,要客观看待自己能力素质与岗位是否匹配,自己革命意志是否衰退、精力是否难以顾及。如确有差距,党员干部也要有让“衔”让贤的气度,甚至甘于为他人做嫁衣,面对组织挑选时从容淡定、宠辱不惊。党员干部“争让观”的修炼不会一蹴而就,它需要在日常中不断检验和长久积累,也需要在实践中知行合一和一以贯之,唯其如此,才能担得起历史评价,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期待。